

1.舊有的屬地。
2.昔所服行之事。
3.從前的法則制度。
1.楓樹的種子。
1.寄生于楓樹的菌類植物。
1.即豬苓。因多生于楓樹根部,故有此稱。菌核入藥,子實體可供食用。
1.即楓人。
1.占卜器具。因以楓木為蓋,棗木為底盤,故稱。
1.指楓香樹。
2.指楓脂。
1.落葉大喬木。通稱楓樹。葉互生,通常三裂,邊緣有細鋸齒。花單性,雌雄同株。復合蒴果圓球形,種子上部有翅。樹脂﹑根﹑葉﹑果均入藥。木材輕軟﹑細致,但易裂﹑不耐朽,可作箱板。秋葉艷紅,可供觀賞。因有脂而香,故稱。
1.即楓脂。
1.楓樹葉。亦泛指秋令變紅的其他植物的葉子。詩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1.楓樹上分泌的膠狀液體,有香味,可入藥。
1.即楓人。
2.楓實。
1.賜爵授官。
1.封緘。亦指封緘著財物﹑文書等的封套。
①嚴密蓋住或關住使不能通行或隨便打開 大雪~了道路ㄧ用火漆~瓶口。②查封~賭場。
一種治療方法,把麻醉劑注射在身體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病變的惡性刺激不再傳到大腦皮層,對大腦皮層有保護性的抑制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1.蔽塞。
1.見"封駁"。
1.舊俗農(nóng)歷元月初一交子時曉香敬神,燃放鞭炮迎春之后,將大門關閉,稱為封財門。
1.封閉收藏。
1.封緘玉冊。古代封禪的儀式之一。
2.天子封賜王侯之文書。
1.天子封賜王侯的文書。
古代帝王上泰山祭祀天地。
1.本謂司馬相如奏言封禪事的遺書﹐后泛指上奏的遺稿。
2.泛指遺書。
1.指司馬相如言封禪事的遺書。
1.秦始皇封泰山后﹐下山遇暴風雨﹐躲避于一松樹下﹐因封此樹為五大夫◇人亦稱之為"封禪樹"。
1.司馬相如言封禪的遺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曰'長卿固未嘗有書也。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其遺札書言封禪事﹐奏所忠。忠奏其書﹐天子異之。"唐李白《宣城哭蔣征君華》詩﹕"安得相如草﹐空余封禪文。"清二石生《十洲春語.選韻》﹕"長卿躑躅歸茂陵﹐封禪文誰賣殘槁。"后用以指歌頌帝王功德的文章。
1.封緘纏縛。
1.封賞寵賜。
1.猶封賞。
封閉起來保存資料暫時~起來。
1.即封套。
1.謂授予使者誅殺大權。猶如俗稱"尚方寶劍",常以黃綾封裹,故稱。
2.將刀封裹,意謂停止殺戮。
書刊的背面,跟封面③相對的一面。也叫封四。
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君主分封給諸侯、諸侯再向下面分封的土地。
1.墳狀隆起的小土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蟻》"﹝蟻﹞壅土成封﹐曰蟻封﹐以及蟻垤﹑蟻塿﹑蟻冢﹐狀其如封﹑垤﹑塿﹑冢也。"
①植株的頂芽停止生長。②建成建筑物頂部大樓已經(jīng)按期~。③指限定最高數(shù)額獎金不~。
①(江、河等)水面結冰。②土地上凍。
1.帝王頒賜的匾額。
1.封套。
2.借指賞錢。
書刊中指封面 ③的背面。
1.指賈直言妻封束發(fā)髻﹑誓不改嫁之事。
1.謂增修墳墓﹐以表示對逝者的尊崇和禮遇。
1.受封田地之賦稅。
指由于沉船、施工或冰凍等原因,港口或航道停止通航。
1.明清帝王對五品以上官員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誥命。
1.分封。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為壇﹐分封諸侯則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為分封土地的表示。
2.疆域。
1.封翁。
1.查抄拍賣。
1.嚴密關鎖。
1.封鎖關口。
2.舊時海關﹑銀行等因假期或業(yè)務等關系停止辦公或營業(yè)。
3.謂把話說死﹐不再改變。引申為到此為止;到頂。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