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結成朋黨。
1.訪求賢才。隋文帝有《搜賢詔》。
1.尋求選取。
1.搜索;尋找。
1.比喻多方搜求民間遺才。
1.亦作"搜揚"。
2.訪求舉拔。
1.科舉時代,主考在發榜前復閱落選的考卷,發現優異者臨時補取,稱"搜遺"。
1.尋覓詩句。
2.指詩句。
1.搜尋查看。
2.搜集查閱。
1.搜求挑選。
2.有選擇地狩獵鳥獸。
1.搜集摘取。
1.謂搜求摘取片斷的文句。
1.春獵與秋獵。亦泛指狩獵。
1.搜索揭發。
1.亦作"溲浡"。亦作"溲渤"。
2."牛溲馬勃"之略語。語本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后多用以喻粗賤之物。
3.指尿﹐小便。
1.見"溲勃"。
1.見"溲勃"。
1.小便與大便。
1.排泄膏狀小便。今稱乳糜尿。
1.指過時不頂用的老話。
1.即醙酒。陳白酒。
1.以水和面。
1.解小便。
2.尿;糞便。
1.尿器。
1.猶沖刷。
1.象聲詞。
1.尿血;便血。
1.形容惡言叫罵。
1.泛指狩獵。
1.古地名。在今湖北枝城市境長江東岸。三國蜀劉備伐吳,駐軍于此,為吳將陸遜所敗。
1.形容氣味酸臭。
1.不高明的辦法;餿主意。
1.變質發酸的飯。亦比喻陳腐的言辭。
1.酸腐;迂腐。
1.不高明的辦法。
1.象聲詞。風雨聲。
2.風凜冽貌。
3.指寒氣,寒風。
4.衰敗貌。
1.象聲詞。形容風聲。
1.象聲詞。形容風聲。
1.象聲詞。形容風聲雨聲。
2.象聲詞。形容很快通過的聲音。
3.陰冷貌。
4.蕭颯﹑衰敗貌。
1.雕刻。
1.雕刻。比喻刻意修飾文詞。
1.雕刻。
1.猶侵蝕。
1.削除﹔剔除。
1.毒酒。
2.引申指邪惡之人。
3.毒害。
4.狠毒;毒辣。
1.嗜酒。
1.沉浸,迷戀。
1.良馬名。
1.東漢﹑三國時叟人被征募為兵者,作戰英勇,稱"叟兵"。
1.淘米聲。
使喚狗。比喻慫恿別人做壞事為人嗾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