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明妃曲
漢室徒聞重拓邊,安危曾是倚嬋娟。萬千香骨隨荒草,只有明妃一曲傳。
漢室徒聞重拓邊,安危曾是倚嬋娟。萬千香骨隨荒草,只有明妃一曲傳。
破羊裘帶酒痕瘢,
補綴差堪御歲寒。
記自長安風雪里,
卅年爭教不摧殘。
水盡糧空渡海豐,
敢將勇氣抗時窮。
時窮見節吾儕責,
即死還留后世風。
縹緲西來通郁水,嵯峨南峙矗靈洲。
人疑拔地浮孤峭,天使憑空截眾流。
寺影暗橫紅葉晚,鐘聲寒帶白云秋。
重來尚喜前因在,佛火漁鐙憶舊游。
蛾眉見嫉已堪哀,駿骨成灰復被猜。
短棹空橫秋水闊,夕陽還抱遠山來。
美人結束思臨鏡,貧女梳妝恥自媒。
莫怪江流縈九曲,愁腸宛轉日千回。
悟無不無,得無不得,九年面壁空勞力。
三腳驢兒跳上天,泥牛入海無蹤跡。
為甚么如此,九九八十一。
禪外親文墨,年來更用情。
三椽趺坐后,徹曉讀書聲。
破硯雨窗潤,孤燈雪屋明。
更參諸大老,莫計萬山程。
誰云弄瓦。繡褓相憐無異者。
弱女非男。也與陶公慰醉顏。
還思賣犬。笥屐他年親嫁遣。
此意悠悠。面壁嬌啼我欲愁。
幽谷有飛泉,入溪知幾里。跳珠濺木葉,激雨霏巖趾。但無箕潁人,曾不吝洗耳。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豈不愛高陰,奈此性所秉。千重葉薈翳,誰愿憩日永。
翠聳寒溪上,半隱寒松下。水鳥立棱角,淵魚游穴罅。尋常置庭檻,瑣細不知價。
瀟湘歸去人,正值江南春。始愿逢拾羽,今乃見采蘋。寄語柳使君,莫恨日已曛。
煙昏青櫟道,風急隔溪鐘。征馬未及息,猛虎前有蹤。尋聲欲投宿,僮仆畏所逢。
崖竹出石壁,根瘦懸青蛇。磔髯露老節,斫骨點寒花。少年莫剪去,騎殺白鼻騧。
天外一尺峰,國中千仞岳。重云不掩蔽,萬里見頭角。世人看遠碧,誰識產美璞。
不為潭上英,不助籬邊醉。獨占蘭杞鄰,原頭自榮悴。陶令與太鑿,逢人豈無意。
蘆洲一點明,知有漁人泊。江溟杳不分,誰方在高閣。是時孤雁去,應認光中落。
春水冰欲開,傍岸已微釋。魚寒未動鱗,獸渡時有跡。篙師畏割舟,敲拉碎圭璧。
新傳嚴詔馺娑宮,玉虎晨威一震同。
臥護西陲稀健將,角巾東第到群公。
本來袁竇原殊氣,卻比蕭周已盡空。
獨使至尊憂社稷,未央前席策平戎。
袞袞鹓鸞又一時,上林阿閣最高枝。
朝恩別自求新劍,世事休教覆舊棋。
宛馬蒲萄前代略,河魴楊柳中興詩。
宣光盛烈非難嗣,燮鼎調羹望禹夔。
玉刻香鎪。山翠云稠。論蘭閨、定占千秋。花階躡影,繡箔回頭。但聆嬌音,窺笑靨,接清眸。
莫莫休休。有愿難酬。未須諧、鰈枕鶼裯。疏簾小檻,月澹風柔。待近隨肩,輕把袂,細言愁。
玲瓏石竅郁層嵐,披拂煙云橐籥探。
不用投膠酬巽二,自將揮扇轉輪三。
長天風色微茫合,近海潮聲澒洞涵。
料得吹噓真力滿,扶搖可藉汝圖南。
老子雖貧未易量,風流猶在小茆堂。
葡萄錦覆桐孫古,鸚鵡螺斟玉瀣香。
千點荷聲先報雨,一林竹影剩分涼。
秋來便有欣然處,新種莼絲已滿塘。
一段孤山景,移來掌握中。
平生冰玉操,不與百花同。
細剪銀河水,并刀不露痕。
南枝春意早,別是一乾坤。
夫人天賦與神靈,
初度祥光燭戶庭。
歸去足知躔次在,
九霄還要老人星。
曾為春歸悵落紅,那堪綠蔭又飄空。
飛來遠嶂隨寒雁,散入清溪逐斷蓬。
茗淪林間吹活火,貝書壇畔帶秋風。
遙從碧宇丹霄望,片片余霞掩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