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四首 春景
淡淡輕煙巷陌,暉暉晴日樓臺。人在管弦聲里,踏花沉醉歸來。
竹屋日長茶熟,水亭風細荷香。不用蒲葵小扇,自然心地清涼。
金井梧飄一葉,楚天雁唳三秋。何處數聲長笛,月明人倚高樓。
古木寒鴉山徑,小橋流水人家。昨夜前村微雪,詩思欲問梅花。
淡淡輕煙巷陌,暉暉晴日樓臺。人在管弦聲里,踏花沉醉歸來。
竹屋日長茶熟,水亭風細荷香。不用蒲葵小扇,自然心地清涼。
金井梧飄一葉,楚天雁唳三秋。何處數聲長笛,月明人倚高樓。
古木寒鴉山徑,小橋流水人家。昨夜前村微雪,詩思欲問梅花。
街巷里飄著淡淡輕煙,樓臺沐浴在明亮的陽光中。人們沉浸在管弦樂聲里,踏著落花沉醉而歸。竹屋中白晝漸長茶香飄溢,水亭邊微風輕拂荷花飄香。無需搖動蒲葵小扇,自然心境清涼舒爽。金井邊梧桐飄下一片落葉,楚地天空雁鳴回蕩在深秋。何處傳來幾聲長笛,明月下有人倚著高樓。古木寒鴉點綴山徑,小橋流水環繞人家。昨夜前村下了小雪,詩意萌動想要探訪梅花。
暉暉:形容陽光明亮的樣子。
管弦:管樂器與弦樂器,代指音樂聲。
蒲葵小扇:用蒲葵葉制成的扇子,夏季常用。
唳(lì):鶴、雁等鳥類高亢的鳴叫聲。
微雪:細小的雪花,此處指少量降雪。
此詩為描繪春日村居生活的組詩,推測創作于詩人隱居或暫居鄉村期間。春日萬物復蘇,鄉村生活閑適恬淡,詩人通過觀察巷陌、樓臺、竹屋、水亭等日常場景,捕捉管弦聲、荷香、雁鳴等生活細節,將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融入筆端。
全詩以四首短章分繪春日村居不同側面,從晝日游賞到午后閑居,從秋雁笛聲到雪后尋梅(注:此處‘三秋’或為泛寫季節,突出時序流轉),展現鄉村生活的豐富與恬淡。詩風輕快自然,以小見大,體現了傳統田園詩‘詩中有畫,畫中有情’的特點。
與子聯鑣行,行行入滕里。
勞勞吾何思,偉哉鄒孟子。
夫人于堯舜,性善一而已。
指畫滕封疆,欲登擊壤理。
藥雖瞑眩同,道實折枝比。
惜哉悠悠談,為仁弗由己。
甘受齊楚欺,深失千古會。
七篇炳如丹,百世真可俟。
履地興吾懷,緬然發斯紀。
人分南浦春,酒把陽關盞。
衣帶自無情,頓為離人緩。
愁隨苦海深,恨逐前峰遠。
更聽斷腸猿,一似聞弦雁。
筑圃非容易,經營二十年。
煙松迷五鬣,風柳起三眠。
疊石連山麓,栽桃擬洞天。
最為瀟灑處,正在竹林邊。
岸桐花開春欲老,
目斷斜陽芳信杳。
東風不筦客情多,
杜鵑啼月青山小。
侍郎奮起握兵權,難復先皇舊版圖。南海旌旗空半壁,西江父老念中都。閑情未抵吳三桂,艷曲爭傳阮佃夫。時亂獨憐朝士盡,大明社稷仗誰扶。
一角河山寄逆流,飄零霜鬢歷艱憂。南朝官爵卑瑤草,亂世英雄識道周。帳下黃塵孤子淚,馬前碧血老臣頭。題屏不負同恩遇,一殉揚州一信州。
獨立荒苔上,
蒼茫遠樹齊。
白云飛不盡,
零落數峰西。
虛度春時節,
三年直到今。
燈花夜深吐,
欲剪恐傷心。
荻橫楓落見蓮花,謝絕時流此故家。
通水恰宜官路斷,當山不任女墻遮。
疏籬次序編叢卉,小椀分張試洞茶。
見說高齋松雪是,可憐臺柏剩霜華。
征誅當有兵,
安韓可無耕。
籌畫寓農計,
開疆千古名。
野渡霜風冷,茆檐夕照明。
催科醉亭長,聚學老書生。
山果紛丹漆,村醪任濁清。
路回家忽近,柳外小橋橫。
昏黃淡月。浸水邊籬下,縞衣瑩潔。仙骨珊珊,占斷小園風景別。
認取朦朧影子,嫻雅處、豐姿清絕。恍又是、水面低窺,窗外一枝瞥。
羞與眾芳搖落,孤高竟不與、眾芳爭悅。冷淡生涯,冰玉精神,耐到東風時節。
巡檐寫出羅浮稿,忍便共、凡花輕折。任橫斜、素壁移燈,印上半林香雪。
治病如治國,藥石匪妄投。君臣佐使間,大小理亦侔。
人生精氣神,浩蕩天機流。陰陽既適職,體質分剛柔。
膚革一以實,肓膏百無憂。菖蒲亦引年,丹砂亦可求。
樹本茍不固,病?誰能瘳。勿用扁鵲言,終從賈生謀。
自笑懶成癖,一官今又閑。
客疏安用避,門靜不須關。
睡穩高吟后,涼生落照間。
曠遐誠有分,莫強論時艱。
君以高標比太阿,
方將試用倚無何。
肯來訪我松筠里,
踏遍崇岡與斷坡。
山雨夜來歇,火輪朝更然。
驅車赤日下,歸夢白云邊。
道暍漿頻乞,馬瘏鞭不前。
世途渾擾擾,暄冷總堪憐。
竟日汗成雨,終宵蛟似雷。
漢陰疲抱甕,河朔憶傳杯。
敢謂輶軒使,真慚褦襶來。
層冰不可踏,悵望玉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