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雪中作吳體寄襲美
迎春避臘不肯下,欺花凍草還飄然。
光填馬窟蓋塞外,
君披鶴氅獨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
迎春避臘不肯下,欺花凍草還飄然。
光填馬窟蓋塞外,
君披鶴氅獨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
這雪像是要迎接春天、躲避臘月,遲遲不肯落下,欺負著花朵、凍著小草,依舊飄飄灑灑。它的光芒填滿了馬窟,覆蓋了塞外。您身披鶴氅獨自站立,有誰能說您不是真神仙呢。
吳體:一種詩歌體裁,特點是平仄不完全協調。
避臘:躲避臘月,指雪似乎不愿在臘月落下。
欺花凍草:形容雪對花草的摧殘。
馬窟:馬的洞穴。
鶴氅:用鶴羽制成的外套,常為道袍或隱士所穿。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題看是早春下雪時所作,作者可能在看到雪景并想到友人陸龜蒙(襲美)時有感而發,以詩寄贈。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早春雪景并贊美友人。其獨特的吳體形式增添了韻律變化,擬人手法使詩歌更具生動性,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典大作,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風格和對友人的情誼。
重簾深不卷,香風起,小閣映紅薇。記促坐移時,碧紗窗下,尋歡幾度,涼月樓西。無端又、蘭橈飛去急,花徑夢來迷。鐵網千絲,人歸何處,煙波四合,路隔前溪。
雙魚經時杳,離魂遠、空自凝想依依。應悔一春心眼,盼殺雙棲。料衾鴛獨擁,燈昏聽雨,篝香親炷,梅潤薰衣。一樣淚珠彈盡,憔悴明妃。
弧矢千夫志,瀟湘萬里秋。寧為寶箏柱,肯作置書郵。遠道勤相喚,羈懷誤作愁。聊寬稻粱意,寧復網羅憂。
作計胸懷早,為生去住頻。固違陰嶺雪,不盡洞庭春。巧作斜行字,催歸去國人。知時如有信,決起亦相親。
臺星夜隕哲人萎,
哀動朝紳淚暗垂。
補袞每聞禆圣治,
安邊頻見董王師。
堂堂遺像歸圖畫,
赫赫元勛照鼎彝。
千載芳名知不朽,
何須更索說之碑。
春蠶唧唧枕邊聞,
衾冷還憑宿火薰。
可奈思鄉眠不穩,
坐消殘燭夜初分。
使君五馬并能來,陸賈城邊白社開。人影隔橋頻送酒,鶴聲迎客共登臺。東方皎月宵仍滿,西郭煙花日漸裁。幸值行春駐旌旆,挽回端藉濟川才。
江頭前夜報輕雷,花底新陰綺席開。稷下放談多學士,梁園能賦盛鄒枚。風傳野鼓催燈出,潮帶春星入沼來。詩句未成軒騎動,重城深隔愧追陪。
上下交征,看朝野云翻雨覆。更誰計養廱遺患,危亡倏忽。赤子何辜罹禍水,鳥鳶到處爭人肉。痛神州滿地走鯨鯢,閭閻哭。
焚如兆,薪如束。湘妃淚,空留竹。笑衣冠傀儡,登場唐突。烽火塞天齊破膽,棘荊遍地隨傷足。待銀河決水洗乾坤,頻揩目。
故人蓮峰子,
約我到羅浮。
羅浮眾仙人,
佇望大石樓。
縹緲度飛云,
超然見丹丘。
自我小蓬瀛,
可以至十洲。
試問蓮峰子,
與我煙霞不。
默坐看涼雨,
山林有正聲。
冥濛元廣大,
點滴半虛明。
云葉才群起,
風枝又一傾。
信知塵易遣,
徒亂雅難平。
萬籟沉沉,孤月團團。
葉零零兮山瘦,風蕭蕭兮夜寒,不知誰共倚欄干。
葭管微微動,
天心在此中。
始知造物意,
未遣一陽窮。
靜息方持禁,
齋心暫卻饛。
那堪商旅息,
更訝賓朋同。
玄液勞于坎,
蒼杓指自東。
陽微風不競,
海暖氣潛通。
螺盞吹波綠,
牙籌點漆紅。
風光誰是主,
潦倒我成翁。
書史占云瑞,
農祥祝歲豐。
階蓂剛換葉,
廚萐未成叢。
海國三株樹,
神山五粒松。
乘槎如貫月,
破浪擬乘風。
衰鳳徒歌楚,
無魚豈嘆馮。
真成身似葉,
更訝鬢如蓬。
止酒思陶令,
賡詩憶長公。
臨風數歸翼,
不是羨冥鴻。
我性好樓居,東窗著匡床。未明得朝氣,出地星煌煌。
坐作岱頂觀,海波浩滄涼。真形見旸谷,嘉實餐榑桑。
稽首摩利支,大悲遍諸方。鸞駕先日馭,鬘云攝欃槍。
密語千萬周,四施極羝羊。福嚴普沙界,兵氣為慈光。
安期爾何人,得非魯連徒。卻秦入東海,傳為列仙儒。
朝與青童游,暮歸紫府居。鏘鏘白鳳皇,侍從隨仙輿。
辟谷亦何為,食薇不愿余。披發下大荒,冥搜宛委書。
云氣閟徐市,岳圖付仲舒。誰言齊士怪,正笑田橫愚。
南史簡不存,長懷一嗟吁。
一徑夾青蔥,
無人到幽處。
花發曉鶯啼,
欣然得佳趣。
回中道,旌旗繚繞明枯草。
蕭關北,鼉鼓逢逢振幽極。
朔風吹萬馬,雨雪凍千山。
長安路上傳清警,六飛騰鑣自代還。
匈奴何時滅,神仙不可攀。
前年作得魚龍戲,深宮一宴開天顏。
偃息春朝晏,輕陰散野園。
山云行翠璧,溪雨度河源。
鷺浴晴相倚,鳧飛暖自喧。
疏楊映遠岸,細草入平原。
開徑徒懷侶,臨流且避諠。
豹終隨霧隱,龍豈怨泥蟠。
鴻鵠皆千里,雞豚自一村。
幽棲何限意,難與世人論。
銀缸垂半穗,深宵夢、宛轉盼交加。乍南浦人歸,簾垂繡戶。西風葉落,窗掩紋紗。關心記,春衣圖蛺蝶,小髻綰靈蛇。何處還尋,楚巫峽雨。凝思真似,優缽曇花。
蘇娘應如舊,青衫在,只因欲借憐他。回首舞闌歌散,已隔天涯。想停針惜別,頻調寶瑟。熏香獨坐,閑摘琵琶。輸與梁間燕子,飛入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