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伊闕
桐履如飛不可尋,一壺雙笈嶧陽琴。
舟橫野渡寒風急,
云間二室勞君畫,水墨蒼蒼半壁陰。
桐履如飛不可尋,一壺雙笈嶧陽琴。
舟橫野渡寒風急,
云間二室勞君畫,水墨蒼蒼半壁陰。
您腳蹬桐木鞋如飛般難以追尋蹤跡,帶著一壺酒、兩個書箱和嶧山之陽的琴。小船橫在野外渡口,寒風凜冽。您在云間的兩座山峰前辛苦作畫,水墨畫呈現出蒼蒼的半壁陰影。
桐履:桐木做的鞋子。
雙笈:兩個書箱。
嶧陽琴:嶧山之陽所產桐木制作的琴。
二室:指嵩山的太室山和少室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與友人李伊闕交往過程中,看到友人的瀟灑生活和藝術創作,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欣賞友人的生活和才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李伊闕的瀟灑生活和藝術才情。其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描寫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審美情趣。
堯舜同時已甚都,祖孫四世古今無。誰將寫日摹天手,畫作皇王盛事圖。
華顛戚戚苦無悰,愁絕湘南六一翁。采得宜男仍謁告,未應空學顧非熊。
朔風卷地吹白草,陰山八月霜信早。塞外馬肥弓力強,什什伍伍游沙場。沙場迢遞千萬里,白雁高飛天似水。翻身滿引烏角弓,須臾血灑榆林里。猘子交馳疾若風,馬蹄踣鐵如游龍。嵩岳高高雙眼碧,狐裘蒙茸鬢毛赤。不睹沙場畫里真,豈知秋月筆通神。祗今塞上煙塵絕,群部俱來貢金闕。買縑欲寫王會圖,幾度臨風憶秋月。
不肯參禪不讀書,徒喧口鼓說真如。未能即色明真色,只道無馀已有馀。法眼凋殘浮海去,溈山寂寞少人居。一從三圣承當后,季世寥寥無瞎驢。寶藏翻窮貝葉書,方知真理本如如。一心不動無生滅,萬古長空豈欠馀。妙藥更靈難忌口,長安雖貴不堪居。毛吞大海渾閑事,誰訝瓢中出白驢。看盡人間萬卷書,較量佛法總難如。本無妄疾剛尋藥,幸有回波好乞馀。方丈名山真碧海,含元古殿是皇居。行人半老家何在?終日騎驢卻覓驢。金馬門前數上書,子虛新賦笑相如。萬言警策才無敵,六國縱橫智有馀。千里兵車討奸宄,五更朝馬候興居。功名賺得頭如雪,不悟團團如磨驢。囊里瑤琴駕上書,個中真味更何如。伴閑美竹千竿許,養老田園二頃馀。睡起焚香誦圓覺,興來緩軫品幽居。夕陽半下山偏好,吟入煙霞穩跨驢。
踏歌聲里別汪倫,重現詩情筆意新;滿樹桃花千尺水,江山雄麗古今春。
高閣臨江戶牖開,兒童歡喜故人來。不知天際孤帆到,祗訝山陰短棹回。雪凍白魚初上釣,天寒綠蟻自添杯。題詩正好分清氣,回首瓊瑤萬壑堆。
閒居何所樂,不語匡坐時。每遇點頭處,有解無言辭。安得方寸中,息息常如茲。微光露馀隙,一動仍復疑。瞑眩疾乃瘳,古語不我欺。露盡放明月,旦暮或見之。
犀角詩書種,先生膝下孫。龍雛偏愛彧,犧畫自傅翻。棗栗分恒寡,球鏞語不繁。家風十畝足,素業百城尊。冰雪真人好,風流薄俗敦。修詞精曲折,論史究株根。門巷舊池穴,衣冠花水源。誰知碎珠玉,遽見變乾坤。天柱兇顱折,滄溟劫火燔。腥膻裂俎豆,樵采犯陵園。吾子何能見,無人可與論。由來一棺土,俄逝九霄鹓。忠義由天性,君親墮地恩。彼哉國士報,陋矣賈人言。處士吾家蠋,累囚楚客原。汶篁移植返,郢樹系心存。踏海孤英魄,登山只餓魂。撫孤齡過隙,懷舊涕連痕。短什留家譜,遺芬定可捫。
明府庭前花數本,汀蘭岸芷迭芬芳。山茶雨過紅妝凈,茉莉風牽粉趐香。隔戶蜻蜓空寂寂,繞欄蝴蝶故忙忙。相逢盡道東風好,一線何曾到晚郎。
白發秋來又幾莖,萍蓬湖海困平生。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頭蟋蟀聲。秋暮何聊飲不多,素空皓月舞傞傞。也知落葉風前拍,似應寒蛩砌下歌。
積雨抱幽獨,齋舍何寥寥。緬懷博陵子,隱處唯一瓢。濯足雙澗深,行歌七巖遙。如何在城市,巾舄生塵囂。蕙草日已萎,松花日已凋。相思不可見,夢落寒江潮。
似此煙花似此緣,指端寂寞入朱弦。二三弦到思君處,依舊此心如少年。
伏陰會當升,愆陽固有期。墻茨覆鮮實,蟪蛄夕以哀。所虞大火流,即值涼霜催。軒轅制六律,大舜彈鳴絲。四氣為之和,民生寡憂思。古理日云邈,季運安所師。我懷良已永,炎曜況倭遲。愿言惠清飆,颯然均此施。
張公畫龍人不識,筆法遠自僧繇得。掛向高堂神鬼驚,恍忽電光飛霹靂。想當渤澥開筆力,元氣霖霪浸無極。吐吞霧雨川澤昏,摩蕩云雷太陰黑。江翻石轉窈莫測,雪濤卷空銅柱仄。洞庭扶桑非爾誰,顛倒滄溟為窟宅。乃知茲圖只數尺,坐令萬里起古色。何當置我君山湖上之高峰,聽此老翁吹鐵笛。
有兒聰慧了群書,底用金門與石渠。幸甚先生矜小友,一言端以正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