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八首 其二七
將杖探其水,方知水淺深。
路遙知馬力,歲久辨人心。
子不孝,父不慈。
恭而無禮,親而有疏。
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
將杖探其水,方知水淺深。
路遙知馬力,歲久辨人心。
子不孝,父不慈。
恭而無禮,親而有疏。
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
用拐杖試探水,才知道水的深淺。路途遙遠能知曉馬的力氣大小,日子久了能辨別出人的好壞。兒子不孝順,父親不慈愛。表面恭敬卻不合乎禮儀,看似親近實則有隔閡。不投身到驚濤駭浪中,就難以釣到稱心如意的魚。
將:用。
歲久:日子長久。
恭:恭敬。
禮:禮儀。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這類禪詩通常是禪師為了開示弟子、傳達禪理而作。在禪宗修行中,強調通過實際的體驗和感悟來獲得智慧,此詩可能是在引導人們在生活中通過實踐和時間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這首詩主旨是闡述通過實踐和時間去認識事物、洞察人性的道理。其特點是語言質樸,道理深刻。在文學上雖不屬于傳統詩詞的審美范疇,但以簡潔的形式傳達了禪理,對后世的哲理表達有一定影響。
氣蓋兩峰蚤食牛,堂堂聲譽冠諸劉。直言不愧上方劍,妙句常輕萬戶侯。仙藥了無金鼎效,夢魂空繞玉關秋。當時若假三千騎,豈但區區活泰州。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幽州天外遠。望魂兮歸來,武擔山畔。古佛同居,總平生英氣,法華千轉。柳色依然,春未了、臺城先換。第一傷心,泉路交期,十三峰館。三度同經兵亂。記舊國黃塵,夜深長嘆。小閣延秋,有相公來去,履痕都滿。是色是空,全付與、鐘聲腸斷。歲歲尋碑唐寺,丁香淚點。
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窮妄識是空花。故令慶喜推心目,勝相初觀始出家。在內何緣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琉璃比眼還同境,閉障開明未有涯。合處隨生難定體,根塵兼帶轉蓬麻。世間一切都無著,水陸空行作翳瑕。七處無歸全失措,從茲始得遍河沙。
煙柳雙溪,展殘卷半窗,叢話漁隱。逗夜雨朝晴,四鄉蓑影。沙上飛禽知我意,勸延山翠療詩病。畫中景。微欠浣花,花外漁艇。琴引。相思成興。問凄涼犯里,哀韻誰聽。愿老唱農歌,秧塍千頃。無恙臨邛應早到,自眉州下江程近。歸心緊。野田鷺鷥飛暝。
浮世堪驚老已成,這番醫治較關情。一針見血瓶中藥,七字吟成枕上聲。屈指算,笑平生,似無如有是虛名。明天闊步還家去,不問前途剩幾程。
虎口生涯,鳳毛文采,崍山綠到天頭。借好風吹送,寸版銀鉤。滿眼雍陶句子,蠻嶂遠、隊隊歸休。芙蓉郭,春濃似病,人瘦于秋。扁舟。渡來弱水,清凈四禪天,慧業人留。補杏花紅處,春雨登樓。江上鯉魚風起,雙流路、盼斷雙眸。銀蠡酒,思公子兮,代畔牢愁。
我病無形不可見,曼殊室利得深知。再三若欲通消息,推出床頭木枕兒。
蒼巖列岫,似鏡中,描取小鬟妝束。皴法全拋山乍笑,西子苧蘿新浴。石色鸚哥,篙聲漁父,夜雨生飛瀑。了然瘋性,水中添個茅屋。云是一角羅浮,羅含宅子,借畫消三伏。自別宣南成泡影,夢里人歸西蜀。白鶴新居,紅羊浩劫,一絹春山綠。鉤辀如叫,黃梅雨霽云木。
吾敬李息翁,獨行行最苦。禿筆作真書,淡靜前無古。并世論英雄,誰堪踵其武。稍微著形跡,披緇為僧侶。
千人叢與萬人叢,無喜無嗔耳目通。要識太原孚上座,六街鐘鼓鬧鼕鼕。
燈盡方花,詩來引夢,露華霏雨。懷人半枕,楊柳風前張緒。響譙樓一更兩更,杜鵑啼遍相思苦。望邛山西角,兩三星點,算君來路。遲暮。愁鄉住。念錦繡成都,托身無所。東城向晚,新鬼多于人數。掃山中茅屋半間,小禾四月天未暑。到榮州,一醉紅香,笑作榴花主。
癖嗜生來壞,卻無關,蟲魚玩好,衣冠穿戴。歷代法書金石刻,哪怕單篇碎塊,我看著全都可愛。一片模糊殘點畫,讀成文,拍案連稱快。自己覺,還不賴。西陲寫本零頭在,更如同,精金美玉,心房腦蓋。黃白麻箋分軟硬,晉掃描隋唐時代。筆法有,方圓流派。煙墨漿糊沾滿手,揭還粘,躁性偏多耐。這件事,真奇怪。
住山久有煙霞疾,得請放還麋鹿群。厚意于公殊未報,深禪聊復對爐薰。
相如病較,料春山、橫黛鏡華明。葉葉花花當對,綠意逗紅情。識字早關憂患,判頭銜、世外署田更。莫近彈棋局,一枰如夢,半夜有潮聲。鑄得金甌無縫,到如今、瓜剖已成形。不卜浮家何地,生計穩樵青。我是有詩漁父,泛風波、一舸當西泠。盼玉臺新詠,小荷花底寄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