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翁秀峰
花柳湖西別此翁,十年鬢雪忽重逢。
唐陵愁問永和帖,楚水夢聞長樂鐘。
黃嬭秋燈余舊癖,素侯野服拜新封。
世情云雨何時了,千古青青太玉峰。
花柳湖西別此翁,十年鬢雪忽重逢。
唐陵愁問永和帖,楚水夢聞長樂鐘。
黃嬭秋燈余舊癖,素侯野服拜新封。
世情云雨何時了,千古青青太玉峰。
在湖西的花柳叢中與這位老翁分別,十年過去兩鬢斑白忽然又重逢。憂愁地打聽唐陵和永和帖的情況,在楚水之畔夢中聽聞長樂鐘的聲音。燈下仍保留著對黃嬭書籍的舊癖好,素侯穿著野服接受新的封賜。世情如云雨變幻,不知何時才會結束,唯有千古以來青青的太玉峰依舊。
次:這里可能是和詩的意思。翁秀峰:指一位名為秀峰的老翁。鬢雪:兩鬢斑白。唐陵:唐朝皇帝的陵墓。永和帖:一般指王羲之的《蘭亭序》,因作于永和九年而得名。楚水:泛指楚地的江河湖澤。長樂鐘:長樂宮的鐘聲,這里可能象征著宮廷或朝廷。黃嬭:指書籍,古人用黃蘗染紙以防蠹,故稱。素侯:具體所指需結合背景,可能是一位有封號的人。野服:平民服裝。太玉峰:一座山峰名。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這首詩創作于詩人與老友翁秀峰分別十年后重逢之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定的變化之中,詩人經歷了歲月的滄桑,對歷史和現實有了更多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歷史與世情。通過與老友的重逢,引發對歷史文化的探尋和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花氣無不薰,偏與紅妝嬈。夜分乍解衣,宛是收香鳥。
鳳閣攜真侶,龍山接勝區。重持黃菊酒,高眺白云衢。甘露披林玉,秋花散蕊珠。徒言尋白社,何似訪玄都。
桌上孤燈燈下紙,無那相思,檢點平生意。驀地愁來何所避?心頭眉上參差是。耿耿夜長愁已寐,擬把相思,結作同心字。結去結來皆不似,結來結去心都死。
荔實周天星照座,桃花滿樹錦成圍。當時避世金壇地,屢扣先生玉版扉。但使江山容老眼,任從雞犬自高飛。斯須作健茱萸會,看放晴云捧曙暉。
柏觴瀲滟銀幡小。
春色已牽腸,何須柳帶長。海棠經淚洗,花白似秋霜。
綠鬧春殘,紅銜蕊少,水流依舊平堤杳。東風楊柳掛愁絲,杏花只送啼鵑老。燕子飛飛,征帆渺渺,天涯盡是王孫草。晝長屏掩博山寒,煙光日日屏前繞。
瘦莖尖葉帶馀馨,細嚼能令困自醒。一段山間奇絕事,會須添入品茶經。
許下多名士,朱公盛德人。懷文深自匿,謀道不求伸。雅望臺中妙,宣恩劍外春。聊憑巴漢水,一洗九街塵。
神襟憫行邁,歧路愴徘徊。遙瞻十里陌,傍望九城臺。鳳管流虛谷,龍騎藉春荄。曉光浮野映,朝煙承日回。沙文浪中積,春陰江上來。柳葉帶風轉,桃花含雨開。圣情蘊珠綺,札命表英才。顧憐珷玞質,何以儷瓊瑰。
同宗同道同官署,金石交情三紀周。建安有子真龍種,慚愧吾家犬彘流。
去年優詔下明光,拜賜蠲租喜欲狂。豈意春農歸浩蕩,遂令生事轉凄涼。護持松菊欣無恙,點檢琴書濕不妨。野哭陸沉俱在眼,可能圖畫獻君王。
兔園酣宴侍梁王,翡翠簾垂錦幄張。銀燭燒殘天不曙,佳人隊隊舞霓裳。
欲持何語慰蹉跎,袞袞諸公以禮羅。聞道郎君赴西蜀,好尋事跡到東坡。詩人作吏寧今有,詞客哀時孰古多。一念蠶叢與鳥道,如今閬水閬山歌。
翠云萬壽山前,柳絲疊作宮游髻。長廊碧藻,雕欄朱漆,幾番興替。檻外波光,望中疑到,江南故地。正絮堆春滿,風熏人醉,芳潮退,痕猶膩。回首天涯云際,竟紛紛,來傾悲淚。舫樓猶昔,王師安在?剩馀煙水。南海北洋,螭聾蛟瞆,銜枝精衛。縱昆明池淺,釣船怎忍,刺斜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