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月蝕既
蝦蟆新食月,金餠曲如鉤。
天道終還舊,書生自隠憂。
星辰秋后爛,河漢夜深流。
我欲騎鵬背,乘風閱九州。
蝦蟆新食月,金餠曲如鉤。
天道終還舊,書生自隠憂。
星辰秋后爛,河漢夜深流。
我欲騎鵬背,乘風閱九州。
蛤蟆剛剛吞食了月亮,原本如金餅般的月亮變得彎曲如鉤。但天道終究會恢復舊觀,可我這書生卻暗自憂愁。秋天過后星辰燦爛,夜深時銀河靜靜流淌。我想要騎在鵬鳥背上,乘風去遍覽九州大地。
十六夜:農歷十六的夜晚。月蝕既:月全食。
蝦蟆:傳說中吞食月亮的神物。
金餠:指月亮。
隠憂:隱藏在內心的憂愁。
爛:燦爛。
河漢:銀河。
鵬:傳說中的大鳥。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可能是詩人在目睹月全食這一自然奇觀后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引發詩人對天道、社會現象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月蝕現象抒發內心復雜情感,既有對現實的憂慮,又有對自由和廣闊世界的向往。其特點是將自然現象與個人情感巧妙結合,展現出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開闊的視野。
竹院微風動晚涼,冰弦花里按宮商。憑君莫作思歸引,一曲哀聲易斷腸。
蹴天浪入白云層,四野都無一寸青。挾萬斛行風有力,著千人聚地成形。廬峰映日開天繪,石砮沉淵記廟靈。欲洗吏塵何日得,摩挲坡句傍危亭。
仙槎八月泛天河,鶴發蕭蕭爽氣多。海角晴光收瘴霧,洞門夜色起夷歌。枳叢百里淹仇覽,銅柱千秋羨伏波。云路同升殊去住,都門分袂奈愁何。
來如秋空鶚,去似春泥蠖。春泥何淤沮,百足進復卻。人情鄉邦好,歸客何蕭索。室堂雍婉孌,殊方信不惡。旋飆掠檣烏,骨肉臨當坼。
為客金陵久,驚秋素發乾。酒狂山簡放,詩苦孟郊寒。野圃荒誰理,宮衣病總寬。封書寄兒子,早晚發長干。
簿領塵埃地,淹回歲月闌。青山應有素,去路肯留難。吏隱寧官冷,心清則體胖。不嫌時拄笏,三十六峰寒。
宿雨霽初節,群山綠如洗。流霞絢琳宇,旭日射丹棨。鳴鐘趨梵宮,焚香望天陛。遙遙蜂蟻忱,惓惓葵藿禮。萬年主壽長,百拜臣首稽。竣事陟華軒,敦情屬芳醴。太師祗園英,聰明實神啟。諸公俱俊髦,文藻壓班禰。肅雍周簠簋,古怪夏追蠡。鹿鳴歌蘋蒿,魚麗詠魴鱧。劍氣星有輝,珠光海無底。嘉會非尋常,令德更豈弟。澄心映空曠,滌慮俯清泚。看竹風泠泠,折花露泥泥。紆徐睇溟瀼,緬邈想淮濟。巍巍世皇業,喬岳深根柢。螳螂亢齊斧,碎首堪立徯。農郊卜甘歲,巳喜先抽薺。層樓盼北極,祥光應周髀。中山致曲檗,東吳來秫米。宴酺定有期,玉釭浮盎醍。
邂逅山陽老,相傳事已訛。奸雄歸草莽,天地入悲歌。太守籌謀誤,將軍禮數苛。鞬櫜同下吏,騶御失前珂。淟涊顏如此,憑陵事若何。比肩身肯辱,卻立齒爭摩。水卷寒云甲,風揮白日戈。耳聞人作膾,眼見血成河。翕霍同么子,倉皇類小皤。官車奔及馬,婦女走乘騾。自古儒冠忤,難將杯酒和。功成真草草,時至復峨峨。漂母恩徒快,中郎詠未磨。遺屯迷鱉石,舊浴暗龍渦。土沃村村麥,湖深處處荷。人生貴行樂,何必問銅駝。
妝閣開奩對曉寒,菱菱影里雪團團。素鸞舞罷卻飛去,留得芳容正面看。
凄涼雨露三年后,仿佛塵埃數字馀。至用榴皮緣底事,中書君豈不中書。
夜榻近虛檐,獨臥玉蟾冷。梧桐氣先奪,端不礙清影。
溪上江山似故鄉,朅來卜筑近魚梁。會須一葉浮秋浪,臥看驚飛白鳥行。
寒蛩兼夜雨,并作枕邊愁。天涯有苦樂,兩地一般秋。
瘦盡瓊枝又是春。畫樓昨夜倚星辰。無聊誰省送行人。鐵馬低聲驕客漏,金鵝余夢卷寒云。一尊何日醉閶門。
裨海之外既爾知,自問何苦安喧卑。胡不往見蒙轂士,看卷龜殼食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