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廬山崇勝珂長老
珂也僧中秀,曹溪得祖衣。
云泉聊適性,缾錫遂忘歸。
九月秋風老,千山暮雨霏。
我來陪靜話,相對兩無機。
珂也僧中秀,曹溪得祖衣。
云泉聊適性,缾錫遂忘歸。
九月秋風老,千山暮雨霏。
我來陪靜話,相對兩無機。
珂長老你是僧人中的杰出者,從曹溪得到了禪宗祖衣。你在云泉間聊以適性,攜著瓶缽錫杖便忘了歸期。九月的秋風已漸衰颯,千山都籠罩在傍晚的細雨中。我前來陪你靜靜交談,相對之間都毫無機心。
曹溪:禪宗南宗別號,因六祖慧能在曹溪寶林寺演法而得名。祖衣:禪宗祖師所傳的法衣。
缾錫:僧人所用的瓶缽和錫杖。
無機:沒有機心,指心地純凈、淡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在廬山拜訪崇勝寺的珂長老。在禪宗盛行的背景下,詩人與長老交流禪意,被其超凡脫俗的氣質和禪境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珂長老的禪修境界和閑適生活。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交流禪意的文化現象。
三曲天開罨畫屏,松風吹鬢不勝情。山城石甃無蒼蘚,絕愛鏗然放杖聲。
松陰石徑絕纖埃,緩步行春得得來。風景一川詩料足,樓臺兩岸畫圖開。山花亂插髼松鬢,村酒頻傾瀲滟杯。扶醉歸來天欲莫,數聲鼓角又相催。
嵯峨閶門北,朱旗散廣川。控帶莽悠悠,慘淡陵風煙。
枕上榜歌起,溪中行侶稀。纜牽煙縷細,帆掛月痕微。曙逐雞聲盡,濤驚客夢歸。沿洄三五里,猶未見朝暉。
四山回合駕飛橋,似隔云間萬里遙。蜃氣半天浮海市,龍雷平地起風潮。云中鶴叟春鋤藥,月下青童夜弄簫。碌碌塵寰成底事,卻將奇絕付漁樵。
忝竊紆朱紱,棲遲記玉堂。鐘陵山上月,重此對清光。白日看駒隙,青云愧鷺行。所嗟心寸草,何以報春陽。
麥穎垂垂稻已秧,好風晴日燕飛忙。無人得似游絲懶,相逐秋千過粉墻。
玄鳥雙雙飛,杏林初發花。喣媮命僮仆,可以樹桑麻。清旦理犁鋤,日入未還家。
九十日春都過了,尋常偶到江皋。水容山態兩相饒。草平天一色,風暖燕雙高。酒病厭厭何計那,飛紅更送無聊。鶯聲猶似耳邊嬌。難回巫峽夢,空恨武陵桃。
奚郎健筆凌高秋,排云直上蟾宮游。一枝丹桂許先折,歸來兩袖天香浮。早年掄材服官政,百里秋毫歸藻鏡。躬承天語佐夏官,幕下清談烽燧靜。家書忽報丁內艱,讀禮還依孔子山。教育英才樂人樂,一旦徵書到巖壑。鯤鵬從此徙南溟,鳳凰仍舊巢阿閣。
一片哀音不忍聽。幽蛩怨宇訴飄零。淚盡關山戎馬里,鬢星星。盡許庾新兼鮑逸,從來白俗勝元輕。晚歲西湖容傲吏,水風清。
江東四月貢鮮鰣,正是含桃薦廟時。圣主遙知來建業,孝陵南望起遐思。
平生故舊誰知我,潦倒襟期子略同。縱酒祇判千日醉,讀書少忍十年窮。歲華晼晚欺霜鬢,物色凄涼入共桐。未用相看嘆搖落,古來江漢有秋風。
近浦寒潮落,平沙返照紅。不嫌歸路晚,家在板橋東。
李白曾來問姓名,宣平疑是古初平。負薪出處天將曙,沽酒歸時月又生。雞啄遺丹非有意,瓢懸老樹寂無聲。寒泉滿沼依然在,靜夜長涵星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