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南鶴林寺石冰上人
山川重復出,心地暗相逢。
忽憶秋江月,如聞古寺鐘。
湖平南北岸,云抱兩三峰。
定力超香象,真言攝毒龍。
風中何處鶴,石上幾年松。
為報煙霞道,人間共不容。
山川重復出,心地暗相逢。
忽憶秋江月,如聞古寺鐘。
湖平南北岸,云抱兩三峰。
定力超香象,真言攝毒龍。
風中何處鶴,石上幾年松。
為報煙霞道,人間共不容。
在重山復水間穿行,內心仿佛與您暗自相逢。忽然憶起秋江明月,好似聽到古寺鐘聲。湖水平靜連接南北兩岸,云朵環繞著兩三座山峰。您禪定的功力超過香象,真言能降伏毒龍。風中不知何處傳來鶴鳴,石上的松樹已生長多年。我要告訴那煙霞中的您,人間與您這般境界格格不入。
重復:重疊、連綿不斷。
心地:內心。
香象:佛教用語,比喻菩薩的行愿廣大。
真言:佛教密宗的咒語。
攝:降伏。
煙霞道:指隱居山林修行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異地,在游歷山川時,想起了在江南鶴林寺修行的石冰上人,于是寫下此詩表達思念與敬仰。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世俗紛擾,詩人對石冰上人的修行境界更加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石冰上人的思念與贊賞,突出了上人的超凡修行境界。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佛教修行的理解和對寧靜超脫生活的追求。
筠管參差排鳳翅,月堂凄切勝龍吟。
最宜輕動纖纖玉,好將宮征陪歌扇,莫遣新聲鄭衛侵。
嘉陵南岸雨初收,
江似秋嵐不煞流。
此地終朝有行客,
無人一為棹扁舟。
正憐云水與心違,
湖上亭高對翠微。
盡日不妨憑檻望,
此地又愁無計住,
一竿何處是因依。
水殿清風玉戶開,飛光千點去還來。
無風無月長門夜,偏到階前點綠苔。
裴回無燭冷無煙,秋徑莎庭入夜天。
休向書窗來照字,近來紅蠟滿歌筵。
煙收綠野遠連空,
戍壘依稀入望中。
萬里山河星拱北,
鄉思正多羈思苦,
不須回首問漁翁。
好傍青山與碧溪,
刺桐毛竹待雙棲。
花時遷客傷離別,
莫向相思樹上啼。
秦樓花發時,秦女笑相隨。
及到秋風日,飛來欲問誰。
似厭棲寒菊,翩翩占晚陽。
愁人如見此,應下淚千行。
河湟何計絕烽煙,
免使征人更戍邊。
盡放農桑無一事,
遣教知有太平年。
埋骨千年近路塵,
路傍碑號晉將軍。
當時若使無功業,
早個耕桑到此墳。
稽嶺春生酒凍銷,煙鬟紅袖恃嬌饒。
岸邊叢雪晴香老,人間榮瘁真堪恨,坐想征軒鬢欲凋。
巴山慘別魂,巴水徹荊門。
此地若重到,居人誰復存。
落帆紅葉渡,駐馬白云村。
卻羨南飛雁,年年到故園。
望斷長川一葉舟,可堪歸路更沿流。
重來別處無人見,芳草斜陽滿渡頭。
西風才起一蟬鳴,便算關河馬上程。
碧浪鹢舟從此別,回首橫塘更東望,露荷煙菊倍傷情。
岸落殘紅錦雉飛,
渡江船上夕陽微。
一枝猶負平生意,
歸去何曾勝不歸。
世間榮辱半相和,昨日權門今雀羅。
萬古明君方納諫,幾許樂僮無主后,不離鄰巷教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