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和元夕御詩
元夜新添一月春,曲輕花嫩未成塵。
笙歌滿地醉還醒,樓閣中天奐且輪。
新樂妙如儀鳳舞,遠人動似塞鴻賓。
不知湛露恩多少,但見三韓拜舞頻。
元夜新添一月春,曲輕花嫩未成塵。
笙歌滿地醉還醒,樓閣中天奐且輪。
新樂妙如儀鳳舞,遠人動似塞鴻賓。
不知湛露恩多少,但見三韓拜舞頻。
正月十五夜晚又增添了一分春意,樂曲輕柔,花朵嬌嫩還未化作塵土。笙歌之聲遍布大地,人沉醉后又清醒,樓閣高聳在天空中,華美壯觀。新的樂曲美妙得如同鳳凰起舞,遠方的人激動得好似邊塞歸來的大雁。不知道帝王的恩澤有多少,只看見三韓之人頻繁地跪拜舞蹈。
元夜:正月十五夜晚,即元宵節。
曲輕花嫩:形容樂曲輕柔,花朵嬌嫩。
笙歌:泛指奏樂唱歌。
樓閣中天:指樓閣高聳在天空中。奐且輪:形容房屋高大華麗。
儀鳳舞:鳳凰起舞,這里形容樂曲美妙。
遠人:遠方的人,這里可能指外國使者。塞鴻賓:邊塞歸來的大雁,比喻遠方來的客人。
湛露:指帝王的恩澤。
三韓: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馬韓、辰韓、弁韓三個部落,合稱三韓,這里代指朝鮮半島的人。
此詩為擬和帝王元夕所寫之詩,創作時間應是在元宵節。當時國家可能處于繁榮穩定的時期,有外國使者前來朝賀,帝王在元夕舉行慶祝活動并作詩,作者便擬和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國家繁榮、帝王恩澤,描繪了元夕熱鬧場景和四方來朝的盛況。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意境喜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化氛圍。
誰知載鬼竟盈車,名劍何從請辟閭。會遣遐荒通博望,相傳窮島產夫諸。見聞已辟方言館,盟誓常憑約法書。好鑿昆明勤習武,銜珠或有報恩魚。
秋色丹楓畔,愁心白雁邊。東來又相失,更擬待明年。
馬病風塵里,人疲簿領間。旱枯憂澤竭,汗浹怨風慳。時雨恩終厚,驕陽勢苦頑。降真香一炷,百拜望南山。
雨纖風軟春將半。春愁空逐游絲亂。辜負踏青期。游蹤因病稀。畫梁雙燕懶。花落閑庭晚。金鴨篆煙殘。羅衣怯春寒。
黃金藥可成,愿君莫輕棄。情殷責苦深,摛語斸肝肺。被之榮心神,遭逢隨所際。彩鳳摩霄盤,凡鳥奚能企。寓形百年中,長懷千年計。修短亦由人,金石可自勵。
蚤歲游三舍,明經束九師。聲名雖烜赫,科第竟差池。之子能傳業,興宗會有時。只今官冢地,看出印累累。潤屋金千鋝,浮生黍一炊。里閭思長者,門戶托佳兒。華表終來鶴,支床尚有龜。洗心元悟易,杯水漫勞持。
懸車休沐早,于此息微躬。水月涵暉處,冬春皎鏡同。金波猶穆穆,白露共濛濛。君自真如性,何勞論色空。
雨過園林后,新涼滿樹梢。勞君攜杖履,訪我扣衡茅。水檻橫漁艇,松門隱鶴巢。故人同笑語,塵網暫時拋。地僻少來客,居閒時不冠。孤亭浮水面,喬木上云端。雨滴琴樽潤,風清枕簟寒。呼僮縶君馬,信宿且盤桓。
茫茫蘆雁起汀洲,落木蕭森一片秋。客思滿懷無處著,渭涇朝暮為誰流。
碧天初過雨,露坐納涼時。夜靜月光朗,風吹花影移。蛩聲鳴暗水,螢火落疏籬。坐久清宵寂,荷香滿曲池。
以字不成,八字不是。如是我聞,早落第二。
萬石湖南港,楊林湖北潭。不勝搖櫓倦,顧欲使風貪。凜凜巖墻戒,悠悠鴆毒耽。頻能愧沙鳥,數可傲征帆。
靈氣吐海壖,酒顏照杯斝。抱甕瀝馀春,孔賓遁牖下。三載親杖屢,東南支風雅。一代如皋叟,大聲振喑啞。嶺嶠盛文儒,萬鈞入陶冶。說詩夢解頤,論道廣傾座。颙園美林木,越臺秀而野。賓主得益彰,氣類天所假。花甲才逾五,難老期純嘏。且復置興亡,掌故供挦扯。一日命壺漿,玄發面渥赭。曲廊呼月滿,孤壑引云瀉。朋尊北海狂,蒼髯花間惹。湖海寄閒蹤,堅貞比松槚。
蒲桃不禁冬,屈盤似無氣。春來乘盛陽,覆架青綾被。龍髯亂無數,馬乳垂至地。初如早梅酸,晚作醲酪味。誰能釀為酒,為爾架前醉。滿斗不與人,涼州幾時致。
聞說奇肱善制車,火輪巨艦銳飛閭。島人琛貝偏時至,楚貢苞茅孰問諸。空憶武侯擒獲計,微聞文帝報佗書。漢家制度依然在,龍變原難服白魚。